每年的4月17日是“世界肿瘤日”(World Cancer Day),由国际抗癌联盟(UICC)发起,旨在提高全球对癌症的认知,推动科学防治,减少癌症带来的健康威胁和社会负担。
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:
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超2000万
每年约1000万人死于癌症
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450万(占全球23.7%)
但癌症并非不可战胜!约40%的癌症可通过预防避免,30%可通过早筛早治治愈。在世界肿瘤日,我们呼吁:科学认识癌症,积极预防,规范筛查,关爱患者。
全面了解常见肿瘤,科学预防与精准筛查
1、肺癌
1. 高危人群:
●吸烟和被动吸烟者
●空气污染(PM2.5)、职业暴露(石棉矿、放射物质等)
●有慢性肺病史,如反复感染、肺结核等
●肺癌家族史
2. 典型症状
●长期咳嗽、痰中带血
●胸痛、呼吸困难
●声音嘶哑(肿瘤压迫喉返神经)
3. 预防与筛查
✅预防:控制和戒烟、远离二手烟、改善通风环境,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。
✅筛查:低剂量螺旋CT/癌症胚胎抗原CEA
2、乳腺癌
1. 高危因素
●有乳腺良性疾病史,如乳腺囊性增生
●有乳腺癌家族史
●高脂、高热量饮食引起肥胖者,绝经后体重明显增加的女性
●雌激素水平高或经常使用雌激素含量高产品
2. 常见症状
●无痛性乳房肿块
●乳头溢液(尤其是血性液体)
●皮肤凹陷(“酒窝征”)
3. 预防与筛查
✅预防:减少摄入高脂肪、烟熏、腌制、烧烤类食物,戒烟限酒。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
✅筛查:乳腺超声+钼靶/糖链抗原CA15-3
3、宫颈癌
1. 高危因素
●吸烟、吸毒、营养不良的女性
●曾患人乳头瘤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艾滋病毒感染或其它性病的女性
●有宫颈病变(长期慢性宫颈炎、宫颈癌前病变等)的女性
●家族中有多人患有宫颈癌的女性
2. 常见症状
●异常阴道出血
●导常阴道白色或血性分泌物
3. 预防与筛查
✅预防:戒烟限酒。保持外阴及贴身衣物的清洁,增强免疫力。
✅筛查:TCT+HPV+电子阴道镜+糖链抗原CA125
4、甲状腺癌
1. 危险因素
●甲状腺结节较大
●甲状腺结节活动程度差、局部淋巴结转移,表面不平,与周围组织粘连
●有甲状腺癌家族史
2. 典型症状
●声音嘶哑
●吞咽不适感
●无痛性颈部肿块
3. 预防与筛查
✅预防:保持正常的碘营养,远离辐射,提高抵抗力。
✅筛查:甲状腺彩超+甲状腺功能检测
5、胃癌
1. 高危人群:
●40岁以上
●幽门螺杆菌感染者
●长期高盐、腌制饮食者
●胃癌家族史
●吸烟酗酒者
2. 典型症状
●上腹隐痛、饱胀感
●黑便(消化道出血)
●厌食、消瘦
3. 预防与筛查
✅预防:根治幽门螺杆菌(四联疗法)少吃腌制食品,多吃新鲜果蔬
✅筛查:胃镜(40岁起,每2~3年1次,高危人群每年1次。)幽门螺杆菌检测、血清学检测:胃蛋白酶原(PG)检测
6、肝癌
1. 高危人群:
●乙肝/丙肝感染者(占肝癌80%)
●肝硬化、长期酗酒
●黄曲霉毒素污染(发霉花生、玉米)
2. 典型症状
●早期常无症状!
●晚期出现黄疸、腹水、肝区疼痛
3. 预防与筛查
✅预防:接种乙肝疫苗戒酒、避免霉变食物
✅筛查:乙肝携带者/肝硬化患者:超声+AFP检测(每6个月1次)
定期体检
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,及早治疗。
体检指南:不同年龄该查什么?20~30岁
女性:HPV检测+TCT(宫颈癌筛查)
男性:睾丸自检(睾丸癌)
所有人:皮肤检查(黑色素瘤)
30~40岁
胃肠镜(尤其有家族史者)
乳腺/前列腺超声
肺癌筛查(吸烟者)
40~50岁
结肠镜(每10年1次)
低剂量CT(长期吸烟者)
肿瘤标志物(CEA、CA199等)
50岁以上
全身防癌体检(重点筛查肺癌、胃癌、肠癌)
骨密度检测(防癌同时关注骨质疏松)
鞍山九洲医院肿瘤科
鞍山九洲医院是综合性二级医院。肿瘤内科是特色专科之一,专门对肿瘤进行诊断及治疗的科室,工作范围广泛,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、专业的治疗和关怀,帮助患者缓解症状、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生存期及提高治愈力。
温福刚 主任医师 三级教授
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
鞍山市知名医生现为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MDT专家组成员从事肿瘤内科三十余年,拥有丰富的肿瘤诊治经验
擅长各种肿瘤的化学治疗,免疫治疗、靶向治疗及肿瘤的介入治疗;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,开展个体化治疗。